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熱鬧非凡。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和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承辦的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重慶拉開序幕。
今年,展示會以“展示、交流、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全面展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教育裝備,同期舉辦30多場活動,就如何將先進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科學技術融入裝備和教育教學工作,加快形成新的教育發展驅動力展開探討。
為期3天的教育裝備展示會都有哪些亮點?體現出了教育裝備行業怎樣的發展動向?又將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怎樣的新動能?
科技引領,賦能教育
在今年的教育裝備展示會上,高科技教育裝備琳瑯滿目,為參展觀眾描摹出教育的未來圖景。
在科大訊飛展位上,吸引觀眾的是新一代智慧課堂。智慧課堂基于大數據分析,幫助教師高效備課、精準教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作業。
不遠處,重慶市涪陵實驗中學總務處主任劉國旺手上提著一袋袋產品宣傳材料,仍舉起手機拍攝“智慧校園”系統界面。界面上,教學、行政、后勤等信息一目了然。“學校管理如果還停留在人管人、人管物,不僅浪費人力物力,效率也不高。我們特別需要迎接新變化,為師生提供更便捷、更規范的管理和服務。”劉國旺說。
從電子白板等硬件,到大數據云平臺系統等軟件……教育信息化在展會現場變得具象生動,吸引著觀眾好奇的目光。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教育裝備的更新,創新了教學方式,拓展了學習空間,改善了教育體驗,也使教育教學的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
“教育裝備企業更加注重科研投入、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陸續進入教育裝備領域。”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夏國明告訴記者,本屆展示會吸引了國內外1350余家企業,攜近兩萬件各類教育裝備產品參展,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449家,占參展企業總數的33%。
在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施建國看來,科技引領教育裝備智能化水平提升,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讓校園管理實現“從經驗向精準的轉變”。
緊貼教改,響應需求
教育教學裝備是教書育人的必要條件,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教育裝備也緊跟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需求,例如,實驗操作被納入中考評價范圍,實驗現場考試系統等相關產品隨之備受關注。
“實驗考評要公平、公正、準確,而考生多,人力考評效率有限,因此催生出機器考評。”施建國表示,未來必須攻克準確性的技術難題,實現高效精確考評。
在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的背景下,照明設備也有了新變化。記者看到,智能化教室照明設備可以根據不同場景調節亮度。比如,課間燈光自動變暗,既“暗示”學生到室外活動,放松眼睛,還能節約能源。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關注學生視力健康,照明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今年還考慮到了紫外線消毒殺菌等防疫需求。”江蘇省鎮江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陳蕓感慨道。
正如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長王富所說:“我們要展示最新的教育裝備、科技產品和先進理念,為國家教育的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物質保證。”
追求創新,永不落幕
除了涌現的高科技產品,今年教育裝備展示會的創新還有哪些?
今年,浙江省永康市33家文教用品生產企業組團參展,還專門搭建了永康展區,成為一大亮點。
經過30多年發展,永康市前倉鎮生產的傳統文教用品、校用垃圾桶、校用體育健身器材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50%以上,被中國文教用品行業協會授予“中國文教用品生產基地”。
已參加十幾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的永康市龍人教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柳岸感受很深:“過去我們都是東一家、西一家,今年政府牽頭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影響力提升了,企業得到了實惠。”
早在7月20日,“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線上展”就已上線,共設置十大主題展館,集產品展示、成果交易、高端論壇、合作交流于一體。通過3D、VR等信息技術,教育裝備展躍然眼前。截至目前,總用戶訪問量已突破340多萬人次。“說明線上展得到了大家的歡迎,今后我們還將繼續采取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舉辦裝備展,讓更多人可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