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62023年深圳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昆明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南寧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貴陽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成都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重慶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西安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銀川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西寧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 12-262023年蘭州市健康管理師考試時間公布
2023年健康管理師考試精選考點+例題7:中醫養生的理論基礎
為了幫助各位健康管理師考生備考復習,健康管理師考試網小編搜集整理了“2023年健康管理師考試精選考點+例題7:中醫養生的理論基礎”,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養生原則,是指實施養生活動時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古人在長期的養生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研究人體生命活動現象和規律,探索衰老的機理,研究致病和導致早衰的原因和條件,并在中國古代哲學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養生原則。遵循這些原則,對于養生方法的制訂、運用及其發展創新,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順應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指導下,《素問。寶命全形論》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類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鹅`樞。邪客》稱之為“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界的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朔望、晝夜為標志的年月日周期性節律變化,并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規律等。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之近乎同步的生理節律和適應外界變化并做出自我調適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于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御抗邪能力減弱,而易罹患疾病。誠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所以,順應自然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原則之一。養生順應自然,旨在要求人們在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主動采取各種綜合措施來順應其變化,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變化節律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對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了根據四季變化以調養形神的原則與方法,并強調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
2.形神共養
形,指形體,即臟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為特征的心理活動。形神共養,是以形神統一的生命觀為其理論基礎。一方面,形體為生命的基礎,形具而神生,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是產生“五神”活動的物質基礎?!鹅`樞。天年》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葛洪《抱樸子。內篇。至理》以堤和水、燭和火的關系比喻人體形與神關系時說:“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于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而命終。”強調神依賴于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為生命的主宰。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運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響。張介賓《類經。攝生類》說:“雖神由精氣而生,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強調神可以反饋地作用于精和氣,影響甚至調控整個生命過程。對于形神的辯證關系,明末醫家綺石在《理虛元鑒》中曾精辟地歸納說:“以先天生成之本體論,則精生氣,氣生神;以后天運用之主宰論,則神役氣,氣役精。”正由于形神統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醫養生強調形神共養,養形以全神,調神以全形,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正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原道論》所言:“全生之術,形氣貴乎安,安則有倫而不亂;精神貴乎保,保則有要而不耗。故保而養之,初不離于形氣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有形精微物質,是生命之源,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御邪氣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居于重要地位?!端貑枴=饏T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溫。”后世醫家將精、氣、神合稱為人身之三寶,故在養生中,中醫學很重視保養精氣以固先天之本。
類》即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要達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對性欲要有所節制,做到既不禁欲,也不縱欲;若縱情泄欲,可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養性》所言:“精竭則身憊。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另一方面,精稟于先天,有賴后天水谷精氣以充養,若后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惜精固本也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以不使其過耗,藥食調補以壯其精,來達到養精保精之目的。
4.綜合調養
中醫養生方法眾多,不同的方法作用于人體不同的系統、層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順時攝養重在協調人體機能活動與外環境的關系;調攝精神主要是通過對神調養以保養精氣;慎起居、防勞傷以養生,可使臟腑功能協調;運動鍛煉、針灸、推拿,調節經絡、臟腑、氣血,可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臟腑機能協調;藥物保健則借助藥物,以強壯身體,益壽延年。誠如李梴《醫學入門。保養說》中所言:“避風寒以保其皮膚六腑”,“節勞逸以保其筋骨五臟”,“戒色欲以養精,正思慮以養神”,“薄滋味以養血,寡言語以養氣”。所以,養生應綜合各種方法,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從機體全局著眼,進行全面調理保養,使機體內外協調,適應自然變化,增強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現過偏、失度,過偏、失度則失去了養生的意義,雖有延年益壽的愿望,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綜合適度、持之以恒地進行調攝,才能真正達到“盡終其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的目的。誠如《太平御覽。方術部。養生》所言:“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貴要,博聞而擇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
5.因人施養
因人施養,是根據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攝生保健方法。人類本身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于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于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由于年齡、性別、體質、職業、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所以,養生只有因人施養,方能有益于健康,達到養生之目的。如就年齡因素而言,少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但生機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兒養生應注意合理喂養、寒溫適度、體格鍛煉、免疫防病,并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40~60歲時,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工作繁忙,壓力較大,養生應注意靜神少慮、切勿過勞,并節制房事?!毒霸廊珪?。中興論》說:“故人于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即強調了中年養生的重要性;進入60歲以后的老年期,臟腑機能衰退,生理與心理適應能力減退,養生應注意知足謙和、老而不怠,加強飲食調養,生活起居有節,運動鍛煉動靜結合。就性別而言,女性有月經、胎孕、產育、哺乳等特點,養生自當有所區別。人的體質又有偏于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痰濕、氣郁之異,養生方法亦各有特點。另外,人的體質、生活習慣又受所處地域環境的影響,故養生尚需考慮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采取相應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種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影響,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和諧統一,以達到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例題7:下列關于中心性肥胖的描述,正確的是
A、脂肪在腹壁和腹腔內蓄積過多
B、被WHO列為導致疾病負擔的10大危險因素之一
C、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D、是癌癥的危險因素
E、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參考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中心性肥胖又稱為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過多的脂肪不僅堆積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積在內臟,從而誘發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心性肥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中風和多種癌癥的危險因素,被WHO列為導致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