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92021年天津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5已公開!吉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5已公開!黑龍江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
- 03-242021年重慶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北京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甘肅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安徽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河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3已公開!遼寧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3已公開!山西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家長須知:最新的10個育兒理念
家長須知:最新的10個育兒理念,大家一起來看看
兒童健康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兒童健康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在過去的一年中,兒童健康領域的新動向層出不窮。
1.父教缺失是民族隱患
父親是孩子的精神引領者和三觀塑造者。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長大后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
父愛缺失可能會使孩子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情況是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壓抑不安、敏感易怒,男孩會因此缺乏應有的男子氣概。而另一種情況是,孩子會變得兇殘暴力、冷酷無情。但現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是缺位的。父教缺已成為是我們民族的隱患。
2.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為15:1,前者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也更幸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著名的蒙臺梭利教育理念認為,做家務可以構建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其秩序感和專注力。
3.每個孩子都應親近大自然
目前,我國兒童因缺少與大自然連接和親近的機會,沉迷于電子產品,“大自然缺失癥”嚴重。孩子太“宅”,會讓肥胖、易過敏等體質下降問題如影隨形,延伸出來的癥狀還包括狹隘、冷漠、缺乏審美及合作精神。
不少家長會說,并非不想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但實在是沒時間。其實,哪怕是飯后在公園里走走,帶孩子去采摘園,仰頭觀察多變的天空、日月星辰,都能領略大自然的無窮奧秘。
4.戶外玩??深A防近視
近年來,我國兒童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2018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方案規定,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對于尚未近視的孩子來說,充分的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
5.孩子應每天至少玩1小時
近年來,由于身體活動不足導致的慢性疾病急劇上升。如今,這種風險因素已逐漸向兒童青少年蔓延。
國內首部《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建議,健康的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每日應進行至少累計60分鐘的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犧牲活動時間去爭取多1個小時的作業時間,不僅有損孩子的身心健康,對其學習成績也起不到促進作用。
6.禁止孩子喝功能飲料
據英國報道,在英國,近70%的10~17歲青少年長期飲用功能飲料,這一數量較歐洲的平均水平高出了50%。
而功能飲料富含咖啡因,大多數青少年對咖啡因沒有藥物耐受性,更易產生頭痛、腹痛、胸痛、失眠甚至癲癇、猝死等不良反應。英國衛生部呼吁,禁止兒童飲用功能飲料。
7.打屁股影響孩子社交能力
打屁股可謂是一種無國界的管教孩子的方式。然而2018年11月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打屁股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無論是孩子自己被打屁股,還是他(她)的兄弟姐妹被打屁股,都會對其社交能力造成不利影響。這首先表現為孩子與父母的隔閡;長期的體罰會讓孩子將家庭中的暴力壓力轉嫁于社會,促進了校園霸凌,甚至會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成年后焦慮、抑郁、酗酒、吸毒都可能因兒時遭受體罰引起。所以,在揚起巴掌那一刻,父母應三思。
8.美國兒科學會強烈反對孩子玩蹦床
在一些大型商場、公共娛樂場所等地方,我們經??梢钥吹揭恍┘议L領著孩子在蹦床上蹦來蹦去。
美國兒科學會曾詳細統計分析了蹦床對兒童造成的損傷情況。報告中強調,約75%蹦床導致的兒童損傷,發生在同時有多人進行蹦床玩耍時,進行翻筋斗跌落時更容易出現頸椎損傷。而體重較輕的兒童發生蹦床相關損傷的概率是體重較重兒童的14倍。
9.避免孩子受傷,應從家中做起
2018年1月,《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報告顯示,2010~2015年期間,傷害是我國0~19歲青少年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來自全國傷害監測系統的門急診監測數據顯示,家中是傷害發生最多的場所。
分析顯示,家中是中毒病例最常見的傷害發生場所,占66.36%,超過一半的中毒病例為15~18歲。燒燙傷也是家中最常發生的傷害之一,83.97%的燒燙傷發生在家中,62.47%的燒燙傷病例為1~4歲。
10.想生寶寶,準備3個月還不夠
人們一般認為,孕前保健是指孕前3個月,而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用三篇重磅文章,揭示了一個被嚴重忽視的事實:受孕前數月乃至數年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會對下一代的成長和長期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因此建議有生育計劃的夫婦提前調整身體及生活方式,并延長備孕期。比如,育齡夫婦或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達到健康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