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 04-092021年天津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5已公開!吉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5已公開!黑龍江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
- 03-242021年重慶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北京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甘肅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安徽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河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3已公開!遼寧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3已公開!山西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最好嬰幼兒喂養方式
最好嬰幼兒喂養方式
1、根據《兒童權利公約》,每個嬰幼兒都享有獲得良好營養的權利。
2、營養不良與五歲以下兒童中35%的疾病負擔相關。
3、據估計,在全球,由于營養不良和反復感染,致使30%五歲以下兒童(1.86億)發育遲緩,18%的兒童(1.15億)體重身高比例偏低,并有4300萬五歲以下兒童體重過重。
4、總的來說,約有35%的年齡不足六個月的嬰兒得到純母乳喂養。
5、獲得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食品的兒童為數不多,在許多國家,6-23個月齡的母乳喂養兒童只有三分之一達到了與年齡適當的飲食多樣化和喂養頻率的標準。
6、采用最佳母乳喂養和補充喂養方法,每年可拯救15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
7、建議解決感染艾滋病毒母親及其嬰兒的需要問題。
概述
營養不良與五歲以下兒童中35%的疾病負擔相關。在改善兒童生存狀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和發育方面,嬰幼兒喂養是一個關鍵領域。兒童生命最初兩年尤為重要,在此階段如能獲得最佳營養,將有助于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減少日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促使身心發育更加健全。事實上,最佳母乳喂養和補充喂養方法至關重要,每年可拯救15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世衛組織和兒童基金會就最佳嬰幼兒喂養問題提出了如下建議:
1、產后一小時即開始母乳喂養;
2、生命最初6個月應進行純母乳喂養;
3、在嬰兒6個月齡時增加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食品,同時持續進行兩年或兩年以上母乳喂養。
但許多嬰幼兒都得不到最佳喂養。比如,總的來說,只有大約35%的年齡不足六個月的嬰兒得到純母乳喂養。
修訂建議,以解決感染艾滋病毒母親的嬰兒的需要問題。現在,通過采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干預措施,這些嬰兒可以獲得六個月的純母乳喂養和持續至少12個月的母乳喂養,從而使艾滋病毒傳播風險大大降低。
母乳喂養
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對嬰兒和母親有諸多好處。主要可防止腸道感染,對發展中國家和工業化國家都是如此。盡早進行母乳喂養(產后一小時),可防止新生兒受感染并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對于部分母乳喂養或非母乳喂養的嬰兒,因腹瀉和其他感染導致死亡的風險可能更大。
對于6-23月齡兒童,母乳也是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母乳可提供6-12月齡嬰兒所需的一半或更多的能量,12-24月齡嬰兒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母乳還是患兒獲取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并可降低營養不良兒童死亡率。
母乳喂養的嬰兒成人后,往往血壓不高,膽固醇較低,患體重過重、肥胖癥和II型糖尿病的幾率較低。母乳喂養還有益于母親的健康和福祉。它可降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風險,并且有助于拉開生育間隔——對6個月以下嬰兒進行純母乳喂養可產生激素效應,通常會導致哺乳閉經期。這是一種自然控制生育的方法,稱為哺乳閉經避孕法。
必須支持母親和家庭對嬰兒進行最佳母乳喂養。可采取有助于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的行動,包括:
1、採行政策,如勞工組織《保護生育公約》(第183號)和《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
2、實施愛嬰醫院行動中規定的成功母乳喂養十步驟,包括:
3、產后立即開始母嬰肌膚接觸并在生命最初第一小時之內開始母乳喂養;
4、按需哺乳(也就是說,無論白天和夜晚,只要嬰兒需要即可哺乳);
5、母嬰同室(讓母親和嬰兒一天24小時在一起);
6、不給嬰兒喂其他食物或飲料,甚至也不喂水;
7、支持性衛生服務,在與照料者和幼兒的接觸過程中提供嬰幼兒喂養咨詢,比如在產前和產后護理、對健康兒童和患兒的上門巡診和免疫接種期間;
8、社區支持,包括母親支持小組和社區衛生促進和教育活動。
補充喂養
6個月齡前后,母乳即滿足不了嬰兒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這時必須添加補充食物以滿足這些需求。嬰兒在大約6個月齡時可以開始吃其他食物。如果嬰兒滿6個月后仍不添加補充食物,或者補充不當,嬰兒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適當補充喂養指導原則如下:
1、持續頻繁地按需哺乳直到嬰兒兩歲或兩歲以上;
2、回應式的喂食(即直接給嬰兒喂食和幫助年齡較大的兒童進食。要耐心地慢慢喂食,鼓勵兒童而不是強迫兒童進食,對孩子說話,并保持目光接觸);
3、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正確處理食物;
4、嬰兒滿6個月開始添加少量食物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5、逐漸實現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種類多樣化;
6、增加嬰兒喂食的次數,6-8月齡嬰兒一天喂食2-3次,9-23月齡嬰兒一天喂食3-4次,根據需要可添加1-2次輔助食物;
7、 食物應營養豐富,種類多樣;
8、 根據需要使用強化補充食物或維他命礦物質補充劑;
9、 對患兒增加流食的攝入,包括增加母乳喂養的次數,并給予稀軟可口的食物。
在極端困難情況下的喂養
對于處境困難的家庭和兒童應給予特別關注和實際支持。在可能的情況下,母親和嬰兒應始終在一起,并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使之能夠采用可選擇的最適當的喂養方法。幾乎在所有困難的情況下,母乳喂養依然是首選模式,比如:
1、低出生體重或嬰兒早產;
2、未成年母親;
3、嬰幼兒營養不良;
4、家庭發生復雜的緊急情況;
5、在特殊環境下生活的兒童,如寄養在別人家,或與身體或精神殘疾的母親生活在一起
1、根據《兒童權利公約》,每個嬰幼兒都享有獲得良好營養的權利。
2、營養不良與五歲以下兒童中35%的疾病負擔相關。
3、據估計,在全球,由于營養不良和反復感染,致使30%五歲以下兒童(1.86億)發育遲緩,18%的兒童(1.15億)體重身高比例偏低,并有4300萬五歲以下兒童體重過重。
4、總的來說,約有35%的年齡不足六個月的嬰兒得到純母乳喂養。
5、獲得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食品的兒童為數不多,在許多國家,6-23個月齡的母乳喂養兒童只有三分之一達到了與年齡適當的飲食多樣化和喂養頻率的標準。
6、采用最佳母乳喂養和補充喂養方法,每年可拯救15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
7、建議解決感染艾滋病毒母親及其嬰兒的需要問題。
概述
營養不良與五歲以下兒童中35%的疾病負擔相關。在改善兒童生存狀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和發育方面,嬰幼兒喂養是一個關鍵領域。兒童生命最初兩年尤為重要,在此階段如能獲得最佳營養,將有助于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減少日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促使身心發育更加健全。事實上,最佳母乳喂養和補充喂養方法至關重要,每年可拯救15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世衛組織和兒童基金會就最佳嬰幼兒喂養問題提出了如下建議:
1、產后一小時即開始母乳喂養;
2、生命最初6個月應進行純母乳喂養;
3、在嬰兒6個月齡時增加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食品,同時持續進行兩年或兩年以上母乳喂養。
但許多嬰幼兒都得不到最佳喂養。比如,總的來說,只有大約35%的年齡不足六個月的嬰兒得到純母乳喂養。
修訂建議,以解決感染艾滋病毒母親的嬰兒的需要問題。現在,通過采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干預措施,這些嬰兒可以獲得六個月的純母乳喂養和持續至少12個月的母乳喂養,從而使艾滋病毒傳播風險大大降低。
母乳喂養
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對嬰兒和母親有諸多好處。主要可防止腸道感染,對發展中國家和工業化國家都是如此。盡早進行母乳喂養(產后一小時),可防止新生兒受感染并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對于部分母乳喂養或非母乳喂養的嬰兒,因腹瀉和其他感染導致死亡的風險可能更大。
對于6-23月齡兒童,母乳也是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母乳可提供6-12月齡嬰兒所需的一半或更多的能量,12-24月齡嬰兒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母乳還是患兒獲取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并可降低營養不良兒童死亡率。
母乳喂養的嬰兒成人后,往往血壓不高,膽固醇較低,患體重過重、肥胖癥和II型糖尿病的幾率較低。母乳喂養還有益于母親的健康和福祉。它可降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風險,并且有助于拉開生育間隔——對6個月以下嬰兒進行純母乳喂養可產生激素效應,通常會導致哺乳閉經期。這是一種自然控制生育的方法,稱為哺乳閉經避孕法。
必須支持母親和家庭對嬰兒進行最佳母乳喂養。可采取有助于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的行動,包括:
1、採行政策,如勞工組織《保護生育公約》(第183號)和《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
2、實施愛嬰醫院行動中規定的成功母乳喂養十步驟,包括:
3、產后立即開始母嬰肌膚接觸并在生命最初第一小時之內開始母乳喂養;
4、按需哺乳(也就是說,無論白天和夜晚,只要嬰兒需要即可哺乳);
5、母嬰同室(讓母親和嬰兒一天24小時在一起);
6、不給嬰兒喂其他食物或飲料,甚至也不喂水;
7、支持性衛生服務,在與照料者和幼兒的接觸過程中提供嬰幼兒喂養咨詢,比如在產前和產后護理、對健康兒童和患兒的上門巡診和免疫接種期間;
8、社區支持,包括母親支持小組和社區衛生促進和教育活動。
補充喂養
6個月齡前后,母乳即滿足不了嬰兒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這時必須添加補充食物以滿足這些需求。嬰兒在大約6個月齡時可以開始吃其他食物。如果嬰兒滿6個月后仍不添加補充食物,或者補充不當,嬰兒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適當補充喂養指導原則如下:
1、持續頻繁地按需哺乳直到嬰兒兩歲或兩歲以上;
2、回應式的喂食(即直接給嬰兒喂食和幫助年齡較大的兒童進食。要耐心地慢慢喂食,鼓勵兒童而不是強迫兒童進食,對孩子說話,并保持目光接觸);
3、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正確處理食物;
4、嬰兒滿6個月開始添加少量食物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5、逐漸實現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種類多樣化;
6、增加嬰兒喂食的次數,6-8月齡嬰兒一天喂食2-3次,9-23月齡嬰兒一天喂食3-4次,根據需要可添加1-2次輔助食物;
7、 食物應營養豐富,種類多樣;
8、 根據需要使用強化補充食物或維他命礦物質補充劑;
9、 對患兒增加流食的攝入,包括增加母乳喂養的次數,并給予稀軟可口的食物。
在極端困難情況下的喂養
對于處境困難的家庭和兒童應給予特別關注和實際支持。在可能的情況下,母親和嬰兒應始終在一起,并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使之能夠采用可選擇的最適當的喂養方法。幾乎在所有困難的情況下,母乳喂養依然是首選模式,比如:
1、低出生體重或嬰兒早產;
2、未成年母親;
3、嬰幼兒營養不良;
4、家庭發生復雜的緊急情況;
5、在特殊環境下生活的兒童,如寄養在別人家,或與身體或精神殘疾的母親生活在一起
下一篇:家長須知:最新的10個育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