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92021年天津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5已公開!吉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5已公開!黑龍江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
- 03-242021年重慶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北京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甘肅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安徽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河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3已公開!遼寧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3已公開!山西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教育的需要,是新時代區域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重慶市沙坪壩區不斷謀劃改革大計、研究改革舉措、攻克改革難題,推動教育改革再出發再推進再深化,致力于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共同體高位引領、高位聚能、高位推進,憑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春風,沙坪壩區老百姓身邊的好學校正從原來的一所所,變成一片片。
作為教育大區、教育強區,近年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沙坪壩區著眼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強化政府保障等舉措,以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作為深化教育機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實施多元互動、文化互融、隊伍互培、資源互享、研修互助“五互”發展策略,加快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以均衡為主線
全面優化,加快發展節奏
2013年,在全市首批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的基礎上,沙坪壩區秉持“一盤棋”的思路, 加快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先后出臺《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決定》《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工作督導督查方案》等系列文件,修訂《中小學布點規劃》,編制《優質學校建設2025行動計劃》等專項規劃11個,堅持城鄉學校建設標準、教職工編制標準、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和基本裝備配置標準“四個統一”,確保城鄉義務教育統籌規劃、資源配置、發展節奏一體推進。
近3年來,在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長的基礎上,通過中小學校點布局規劃調整,沙坪壩新增校點71個、教育用地4665畝。累計投入20億元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27所,新增學位2.8萬個,新增教師編制1137個,翻修塑膠運動場27塊,新建、改建功能室182間、計算機教室63間、錄播教室20間以及“班班通”多媒體設備1772套、校園廣播音響系統65套,推進市、區級“智慧校園”建設項目13項,標準化率達97%,成功創建全國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典型示范區。
作為保障,沙坪壩區每年投入200余萬元用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惠及學生4000余人次,投入2090萬元用于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約8.5萬人次。
同時,還在全市率先實現殘疾兒童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學籍建立全覆蓋,采取隨班就讀、聾啞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保障其受教育的權利;全面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建立留守兒童聯動季報統計制度。從“學習上悉心輔導、生活上細心照顧、活動上優先安排、心理上重視疏導”四個方面真情關愛留守兒童;接收隨遷子女就近免試入讀公辦學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到98%。
教育資源已實現全面優化。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沙坪壩區鉚足干勁,加快發展步伐。與高新區交接23所學校后,區域立即啟動“東中西”三線并進調整學校布點,調整28所學校建設時序并納入未來3—5年建設計劃。實施“北中西”三地農村教育振興計劃,引導13所“優質種子”中小學校到薄弱區域辦學,將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向西部新城、井雙新城、上新新城輻射,實現優質資源全域覆蓋。預計到2025年,沙坪壩區將建成40所新優質學校。
以改革為動力
抱團聚力,實現協同共治
在整體布局的基礎上,沙坪壩區銳意改革。2015年,結合先行地區經驗與本區中小學校情,沙坪壩區以“中學學區化與小學(幼兒園)集團化并行”改革為兩大抓手,探索適應沙坪壩區、適合學校的優質均衡發展路徑。
兩大抓手分別為:依托樹人小學、沙坪壩小學等優質資源,成立8個小學教育集團,覆蓋50%以上公辦小學,協同開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重組、干部教師隊伍共同建設與有序流動、先進管理經驗輸出和創新等實踐;依托重慶一中、南開中學等優質資源,成立兩個中學學區共同體,涵蓋全區中學,著力推進干部互培、師資互派、教研互助、資源互享與文化互融。
每年,沙坪壩區按每個學區共同體150萬元,每個集團校(園)按照已運行學校每校(園)3萬元、籌建校每校(園)1萬元標準安排經費到總校(園),同時按集團成員校每校(園)1萬元安排經費到各成員校,扎實推進統籌協調、過程督促與考核評價工作。
學區、集團校都有“特殊待遇”:“基地互享”——2016年啟動區級課程創新基地建設項目,每個項目給予10萬元資助。小學(幼兒園)集團自2017年兩類課程實施以來堅持聘請課程專家全程追蹤項目建設過程。以區教育部門名義聘請核心校名師為兼職研修員,引領本學科教師專業發展。“課程互享”——截至2019年底立項了100門精品校本課程,按照三年一個周期,推動其縱深研磨打造,助力集團內優質課程共享。部分學區、集團主動打破校際邊界,積極推動特色課程共享。“教學互享”——各學區、集團以教學為中心,探索教學互享形式。如:重慶一中學區共同體實行教學設計相互借鑒、教學進度基本相同和考試題目完全一致,探索“教師走教”和“學生走學”的模式;南開中學學區共同體實行了教學質量監測的協同命題、交叉監考、集中閱卷與統一分析的模式。
在沙坪壩區教育部門相關領導看來,做學區共同體、集團化建設是區內教育資源優勢整合、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為今后更大范圍內教育資源協同發展所作的有益嘗試。
沙坪壩區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聚焦優質均衡全面發力,以結構性改革促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以素質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按照現代教育治理的要求,沙坪壩區加快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質量為核心
提高活力,打造特色優品
如何實現同頻共振,共同發展?如何做好教育質量的疊加?對此,南開小學教育集團作了很好的詮釋。
南開小學教育集團堅持“同根同源,自主發展”集團化辦學宗旨,圍繞“文化引領,價值同源,各具特色”集團化辦學追求,全面開展了“行‘五個一’質量提升法,助集團學校同步發展”的集團化辦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實踐之路。初步建構了“1+5”質量提升集團標準,即:“1”是指總校利用集團專項經費,制定了《集團成員校“五個一”質量提升法考核獎勵辦法》;“5”是指成員校利用績效考核或專項經費,制定了《教師導學案展評考核辦法》《教師隨堂課評價實施辦法》《學生作業展評考核辦法》《質量分析報告評價辦法》《質量檢測獎勵辦法》,對教師“五個一”作表彰獎勵。
4年來,集團百花開,朵朵放光彩。上橋南開小學、土主鎮小學分別建構形成了“小腳丫課程”“公能課程”“根生中國”“小小種子課程”課程體系。在沙坪壩區第三屆“學本課堂”教學競賽中,南開小學教育集團一等獎獲獎數居全區首位;南開小學參賽一等獎獲獎達全部,列全區之冠;上橋南開小學一等獎獲獎數列片區之冠,實現歷史性大突破。在沙坪壩區教學質量監控中,集團各校排名均有提升。上橋南開小學排球運動市區齊名,土主鎮小學舉重運動獲全區之冠。
八大教育集團以及升級后的兩大學區共同體緊追猛趕。推著走、領著跑、大步邁、合力跳……成了共同體、集團化學校在奔向優質均衡發展路上最美麗的身影。
目前,沙坪壩已基本形成城市帶動農村、強校引領弱校、差距不斷縮小、校校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質量高低不是嘴上說說,而是有專業機構舉牌。在沙坪壩區,質量要過“三方評估+督導評估”這關。學區共同體建設績效情況委托市評估院進行實證性評估,目前已完成兩次“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年度評估;教育集團由區教育督導室牽頭、教育評估中心配合,每年對其進行績效評估。
以教師為關鍵
“幫青扶弱”,提升教育質量
在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舉足輕重。為此,沙坪壩區立足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現有基礎,著眼長遠,總結提煉和積極實踐“讓每一位教師都優秀起來,讓優秀的教師更卓越”“用更強的師資支撐更大的民生”的理念,實施研修一體策略,采取目標導向、任務驅動、活動創新、典型引路等措施,激勵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發展層次的所有教師都積極主動地發展,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為促進干部教師合理流動,優化成員校師資結構,沙坪壩區從干部選派、教師換崗、結對幫扶等方面制定了“硬性”規定:“集團總校按‘新校不少于2—3人、老校不少于1人’原則向成員校輸出中層干部”“集團總校每年為新建學校換崗培養教師不少于2人”……
為改變區級研修頻次不足、校級研修水平不高等局面,沙坪壩區建立學區、集團研修網絡,引導學區、集團建設學習共同體文化,促進教師研修成長。一是聯合教研。各學區、集團依托干部聯席會、學科(班主任)中心組、名師工作室等平臺,引導教師在主題教研活動中解疑釋惑。如:學區自成立以來累計開展聯合教研活動近500次,集團為制定辦學章程和發展規劃召開聯合辦公會近50次。二是協同科研。成員校教師自發組成跨校研究團隊,協同解決改革難題。如:南開中學與青木關中學共同申報和開展了“學區共同體背景下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研究”課題。三是校際培訓。各學區、集團采取舉辦專家講座、組織核心校干部教師到成員校開辦講座、召開培訓會等方式,促進干部教師專業成長。
既有日常的教研活動,也有專業的課題研究,這些舉措讓教師之間、學校之間的交流變得自然、順暢、深入。一支具有健全的專業基礎、先進的專業理念、廣博的專業知識、精干的專業能力、遠見的專業發展的師資隊伍正在形成。僅2019年就新增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重慶英才·名家名師(教育領域)、沙磁名師等各類名師32人。目前全區各類優秀骨干教師已超過在職教師總數的五分之一。
砥礪前行的5年,也收獲了優質均衡的果實。沙坪壩區構建“三線并行、五位一體”綜合評價體系,獲重慶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一等獎并在全市交流推廣;教師專業發展成果獲評基礎教育國家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樹人景瑞小學“個性化移動學習”成為在中國僅有的入選聯合國移動學習最佳實踐的案例,并面向全球發行。
“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已成為沙坪壩區教育的自覺行動。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路上,他們將集中沙坪壩區智慧,深化教育改革,勇于擔當,大膽作為,堅持優質均衡標準,強化系統思維,探索創新舉措,努力開創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