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92021年天津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5已公開!吉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5已公開!黑龍江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
- 03-242021年重慶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北京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來
- 03-242021年甘肅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安徽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42021年河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
- 03-23已公開!遼寧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 03-23已公開!山西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報名
讓思政教育“走心”更“入心”
“這樣的示范課,非常接地氣。主講老師將思政內容貫穿整堂課,課堂鮮活而生動,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課堂的活力與魅力……”9月27日—28日,“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蘄春縣送培進校診斷式培訓在青石中學舉行。聽完湖北省黃州中學副校長方碧金、語文教師周秀君、物理教師曹松的示范課以后,聽課教師們發出這樣的感嘆。
每一門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即“學科融合教育”,是黃州中學推進教改創新的一次有益嘗試。
這一課程體系全面鋪開以后,教師們在每一門課程中融入珍愛生命、家國情懷、科學思想、人文精神、傳統美德等思政教育,讓課堂更動心,學生更走心。
新時代擔當——黃岡首支創新團隊應“任”而生
教研強師,課改強校。在知行合一的“行走的課堂”中,如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的學習熱情“火”起來?
在湖北省黃州中學校長程業超看來,傳統的灌輸式說教不容易走進學生的心,而來源于現實生活的思政教育,也許能打動學生,達到入腦入心的育人效果。全國思政教師工作座談會召開之后,學校立即行動起來,決定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思政教育為主旋律,持續深入推進課改工作。
為了鼓勵和支持教師協作研究、合作攻關,激發和調動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的積極性,打造一個具有共同研究興趣、研究方向、研究愿景的合作共同體,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2019年3月,湖北省黃州中學教育創新團隊應“任”而生,學校將團隊定位為:先進理念的傳播地,教育改革的試驗田,教學科研的排頭兵,優秀教師的大本營。
2019年5月下旬開始,學校教育創新團隊以校長牽頭掛帥,以名師布局和引領,以各學科教師精英為團隊成員,有序地開展研究探討、實踐打磨工作。
2019年11月底,該團隊正式命名為博省教育創新團隊,并獲得黃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授予的牌匾。
博省教育創新團隊——作為黃岡市首支創新團隊,擔當新使命,任重而道遠。
學校教研處主任吳文鋒介紹,博省教育創新團隊具有完整、科學的運作體系,它由組長程業超,副組長石勝軍、方碧金,總課題主持人王性宇組成領導小組;團隊成員涵蓋語文、數學、英語、心理輔導、信息技術等11個學科共64人。
以課題研究為載體,2020年8月,博省教育創新團隊就“思政教育在中學各學科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向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進行省級課題申報。
立體式融合——構建“三位一體”思政育人新體系
緊跟時代步伐,高昂教改龍頭。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博省教育創新團隊大力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通過PPT、展示課、直播課、微課、微視頻、美篇、送教下鄉、論文和校本課程等呈現方式,構建了獨具特色的“網絡+課堂+實踐”三位一體的“學科融合教育”的思政育人新體系。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更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疫情防控期間,湖北省黃州中學師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一面抗擊疫情,一面有序組織線上教學,取得可喜成績。
學校副校長、創新團隊副組長方碧金深有感觸地說,處在特殊時期,思考和解決教學過程中的新問題,就是教育教學創新的具體表現。上網課,我們要求教師一邊講解學科知識,一邊傳授防控知識,雙管齊下,達成網課教學的多維目標。
截至4月底,學校共評選出21節視頻優課,其中18節優課在黃岡市教育部門官網和《湖北教育》官網展出,唱響了思政教育的時代主旋律。
4月27日,聽完數學教師張梅的一節優課“調查統計”后,初一數學備課組長田勝慧點評道,張老師的“調查統計”課,圍繞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引入概念,并從為全體教職工進行免費核酸檢測談到黨和政府部門的關懷,通過當堂練習、隨機提問、舉手搶答等多種方式,恰到好處地滲透思政教育,讓人回味無窮。
“數學起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張老師將抗疫這本生動的教材融于數學課堂,我感覺課堂活了起來,同時更深層次地感受到了大國精神和大國擔當。”回想起張梅老師的那節“調查統計”數學優課,初二(8)班學生孫艷琳仍記憶猶新。
學校黨委書記石勝軍表示,學校將繼續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推進學科融合,厚植當代中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奉獻擔當,強化青少年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多維度推進——打造黃岡思政教育合作共同體
如何利用好互聯網,在課堂融入思政教育是疫情防控期間的一大課題。黃州中學這樣做——
4月20日,博省教育創新團隊開展了第二輪為期10天的網絡直播示范課。課程涉及初、高中8個學科,市區所有初、高中學校相關學科教師均通過網絡平臺參與聽課和課后研討活動。
此次網絡直播示范課亮點紛呈,思政教育恰如其分地融入課堂,授課教師們語音標準、語言優美、教態優雅、富有親和力,講解深入淺出、生動風趣,構建了線上教學的典型范式。
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博省教育創新團隊總課題主持人王性宇說,授課教師用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所想,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網言網語”、圖文并茂的演繹形式激情開講,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線上互動頻繁,學生們爭相為教師“點贊”。
如何利用好“朋友圈”,擴大名師引領輻射效應,打造黃岡思政教育合作共同體?黃州中學作出了多維度探索——
開辟專欄。近年來,學校通過開展校本教學實踐和區域性教學研討,在王性宇省級名師工作室的指導和引領下,在《湖北教育》開辟學術專欄,每個月在該專欄上刊載教師們的課題研究成果。
網絡研修。為加強市區學校學科研討交流,創新團隊通過線上研討網絡公開課,組織全市教師分學科進行線上研討,析課、評課。一位教師感嘆道:“網絡研修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讓我們在專業化的成長道路上更自信。”
送教下鄉。為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共享,促進全市教育均衡發展,創新團隊成員通過不定期的送教下鄉活動,為鄉村教師送去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助推鄉村教師業務能力提升。
專題指導。為強化名師引領輻射效應,創新團隊成員赴廣西、甘肅、黃石及本地縣市區作報告,反響強烈,影響深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創新團隊通過開辟專欄、網絡研修、送教下鄉、專題指導等形式,優化網絡教學方式,在各學科中融合思政教育,推進了區域教育不斷創新和發展,為打造黃岡思政教育合作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
課程科科傳道,教師人人育人。湖北省黃州中學創新作為,強化傳道授業的師者本色,用學科融合教育培育時代新人,讓學校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真正地“走心”又“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