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既能接觸同齡小孩,也能做康復,還能學文化知識,是我家小偉最理想的成長環境。”郭麗霞在山東省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伴隨兒子小偉度過6個春秋,原本對孩子幾乎失去信心的母親在看到兒子“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的成長變化后,喜極而泣。
小偉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7歲時曾在普通小學就讀,不僅跟不上進度,原本愛笑的他還變得消沉自閉。轉到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后,一段時間下來,小偉不僅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變得愛笑愛活動了,還會主動告訴媽媽學校發生的事情。目睹這些轉變的街坊鄰居都驚奇地說“見證了奇跡”。
在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這樣的“奇跡”還有很多,孩子們的轉變,主要得益于曲阜市近年來大力實施的“康教醫結合”一體化綜合服務。
“殘疾兒童的需求是我們開展醫教融合的出發點,但醫教融合需要既懂教育又懂醫學康復的復合型人才,這是之前特殊教育的短板。”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董福會介紹,學校與曲阜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合作成立康教醫結合部,30多名康復師全職入駐,并在幼兒階段就早期介入開展康教醫結合干預,既解決了特殊教育學校康復師不足、醫學鑒定評估技術欠缺的問題,也解決了智障幼兒早期介入干預缺失的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醫教結合、早期干預”的特色。
記者在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附屬幼兒園看到,該校以0—6歲學前殘疾兒童為服務對象,分腦癱、智障、孤獨癥、聽力言語障礙等四大兒童康復訓練區,為殘疾兒童提供半日制、親子同訓式的早期康復教育服務。目前,在園接受康復治療的殘疾兒童已達到220人,輻射曲阜市及周邊縣市區。
此外,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派出30多名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研修和省級康教結合實驗培訓等,提升業務水平。如今,一名康復師加一名教師的康教聯合體已成為曲阜重殘兒童康教的標準配置,學生全面康復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走出“康教醫結合”一站式解決殘疾兒童醫教難題新路徑的同時,曲阜還大力推動康教結合送教上門服務。
今年16歲的王躍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小學二年級后陸續出現了脊柱側彎等癥狀。對于一個出身農村貧困家庭的重度殘疾兒童來說,這可能意味著他將一生困守家中,與文化知識無緣。但送教上門服務改變了像王躍這樣重度殘疾兒童的人生軌跡。從2015年開始,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每周雷打不動地走進王躍家,進行兩個半天的送教活動。王躍對書法有興趣,送教教師就在教授文化課的基礎上,為他專門開設了書法課。幾年下來,春節期間,王躍寫的“福”字、春聯廣受街坊四鄰歡迎。如今,王躍已擺脫了輪椅,學會了站立行走,也變得自信開朗了,并期待著將來能開一家屬于自己的網店。
針對類似的重度殘疾兒童的差異化需求,曲阜將單一的送教上門,拓展到文化課教育、康復訓練、家長康復技能培訓等全方位的康教綜合服務,把家人培訓成了“家庭康復師”,真正把家庭納入重度殘疾兒童的康復體系。
目前,曲阜市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8%,132名殘疾兒童享受到送教上門服務,實現了“應教盡教”的目標。從2015年至今,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已累計服務重度殘障兒童176名,幫助176個家庭燃起了新的希望,其中還有21名兒童通過送教上門轉入學校就讀,邁出了融入社會的關鍵一步。